[1]国家能源局.煤炭工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,2016
[2]李文彬.中国压煤村庄搬迁模式研究[D].北京: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, 2016
[3]谢识予.经济博弈论[M].上海:复旦大学出版社, 2002
[4]张晓海.压煤村庄搬迁中政府企业博弈分析[J].山西建筑, 2013, 39(15):209-211
[5]张晓海.山东省矿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[D].北京: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, 2012
[6]万雅婷, 任彩玉.“三下”压煤开采中利益相关方合作博弈模型的构建[J].中国市场, 2015, 37(0):169-170
[7]赵金煜.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[D].北京: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, 2010
[8]张慧.压煤矿区和谐发展机制研究[D].北京: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, 2012.
[9]雷志刚, 郭爱国.压煤村庄搬迁主要问题探讨与分析[J].能源技术与管理, 2018, 43(04):185-187
[10]郎晋会, 贾光胜.王坡煤矿压煤村庄搬迁方案浅析[J].煤矿开采, 2017, 22(02):69-71
[11]李庆华, 王文平.长三角地区两层次行为主体利益分享机制——基于讨价还价模型的分析[J].技术经济, 2007, 04(1):74-78
[12]袁持平.多方博弈的谈判机制与政府管制[J].经济评论, 2003, 03(1):40-46
[13]郭钰.煤电企业纵向价格形成机制研究——基于讨价还价博弈模型[D].大连:大连理工大学,2016
[14]徐永安.讨价还价模型的拓展分析[D].陕西:西北师范大学,2016
[15]A.Rubinstein.Perfect Equilibrium in a Bargaining Model[J].Econometrica, 1982, 50(1):97-109
[16]陈小玉.压煤村庄土地整治利益均衡研究--以山西省泽州县司家山村为例[D].北京: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, 2014
[17]张维迎.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[M].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 2012
[18]付喜娥.绿色基础设施合作建设中政府与企业演化博弈模型研究[J].建筑经济, 2018, 39(12):106-109
|